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馬公早餐

這是我們早餐的菜色,實在太簡單了,都

是一些不必費時烹煮的菜餚,有:蠔油豆

腐、肉鬆、鹹蛋、炒高麗菜、醬瓜、油條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澎湖菊島之星

吃完早餐,我再次來到菊島之星拍照,右邊的照片是

前一晚所拍,白天和夜晚感覺截然不同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街景

早餐的餐廳附近的街景,路上賣的各種樣

式的人字拖,澎湖的絲瓜,和台北的價錢

差不多。

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張雨生、潘安邦故事館

五年級生的共同回憶,這裡是張雨生幼年生長的地方

,張雨生小時候生活環境在當地算不錯,家裡有電視

他常讓其他小孩子到家裡看電視。


          100/7/1澎湖潘安邦舊居

在張雨生故事館旁的潘安邦舊居,裡面的收藏豐富

,有他的作品、照片、卡帶、圖畫、潘安邦和外婆

的雕像。

    100/7/1澎湖潘安邦舊居

潘安邦的作品,還有著品的外婆的澎湖灣

,是許多遊客指定要來的景點。

 100/7/1澎湖張雨生、潘安邦故事館

外婆的澎湖灣手寫稿、張雨生的生平及其

父母的介紹,讓人懷念。

100/7/1澎湖張雨生、潘安邦故事

和人的身高差不多的看版,炙熱的天氣

站在豔陽下拍照的豬豬,我至愛的老公

,品勻的媽媽說:他很會照顧品勻,讓

媽媽很放心把女兒交給他,結婚三個多

月了,老公還是和婚前一樣疼我,我的

等待與執著都是值得的,我們的感情也

愈來愈好,認真、勤儉、博學多聞、有

責任感,實在是一位好老公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天后宮

來到天后宮,導遊很盡責的解說,但天

氣炎熱,宮裡面的溫度高,這時候冷氣

我要冷氣,怎麼那麼熱,讓人抵擋不住

澎湖的天氣,回到台北近一個月,領口

被太陽曬黑的皮膚,還是清晰可見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天后宮

澎湖天后宮是全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,

約於元朝即設此廟距今四百年以上的歷

史,天后宮原稱『娘媽宮』或『媽祖宮』

先民常簡以『媽宮』稱之,因此週遭的地

名便被俗稱為『媽宮』媽宮之地名一直被

沿用到日據初期 才將媽宮的稱呼改為『馬

公』為達矮化目的將『宮』改為『公』

 將『媽』去掉女旁而成『馬』字。
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天后宮

左邊照片,1604年(明萬曆年),荷蘭東印度公司司令

官『韋麻郎』率兩艘船抵達澎湖欲建立在亞洲之勢力

明朝即派都司『沈有容』率兵船五十艘前往澎湖,

沈有容隻身上岸勸退荷蘭人,據文獻記載「彭湖港形

如葫蘆,上有天妃宮,此沈將軍有容折韋麻郎處也。

由此可知當時天后宮即是沈有容與韋麻郎談判之處

世人為紀念此事蹟,特立「沈有容諭退紅毛番 韋麻郎等」石碑於此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仙人掌冰

天氣實在太熱了,在中央街商店裡買的

仙人掌冰棒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100/7/1澎湖中央街 

上圖在中央街巷弄裡的四眼井,大家俗

「四孔井」 ,是澎湖的三級古蹟,創

建年代:明代初葉(西元1592年),位於馬

公市中央老街的最北端,也就是乾益堂

膳蛋的正對面。

四穴井深約三公尺,徑約二公尺。井口覆

蓋石板,留有四個圓形的汲水口,構造十

分奇特,因而得名。

會有開四個洞,是因為原先該口井出水量

,其井口比一般的古井還要大,為避免

取水的時後發生意外,失足掉入井裡,所

以將井口覆蓋石板,並改成四個圓形的取

而且一次可以同時提供四人取水,

此井因而被稱為四眼井,也是馬公最古老

的水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

一樣是在澎湖中央街買的仙人掌冰淇淋。

澎湖販賣名產的店家『澎祖』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通樑古

通樑村位在白沙島的西端,即在通過跨海大橋前旁

遠處,通樑古榕位在通樑村保安宮前,樹齡至今已經

有三百多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00/7/1澎湖通樑古榕  

傳說三百多年前有艘貿易船在吼門水道遇

難沉沒,僅剩一株樹苗漂至岸邊為村民所

拾穫而栽種,樹枝不斷生長後,氣根下垂

於地,又著地生長而延展成一片茂盛濃密

的樹林,成為納涼、避暑的好地方。


     100/7/1澎湖通樑古榕旁邊商家

至今古榕已茁壯成蔭,並長有九十多支大

氣根,覆蓋面積更達六百六十餘平方公尺

,是草木生長不易的澎湖一處難得的庇蔭

落腳處,其頗富傳奇色彩的身世,不但成

為澎湖家喻戶曉的名勝,更是國內知名的

「神木」之一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跨海大橋

連接白沙、西嶼兩島的跨海大橋,橫跨波濤洶湧的吼

門水道,全長2494公尺,兩端建有半圓形拱門一座,

好,當時為遠東最長的跨海大橋。

該橋於民國59年完工通車,初時僅為單線,會車不易

,經重建拓寬為雙線,並於85年3月完工通車,使島間

交通更為便利。漫步橋面,可觀壯闊海景,可聽宏偉浪

濤,可沐徐襲海風,誠休憩身心一大樂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西台古堡

上圖李鴻章親題「西嶼西台」,隧道寬

,牆垣堅厚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西台古堡

堡壘呈現「山」字形,澎湖現存最完整

和最大規模的壘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西台古堡

由縣政府依照原始資料1:1打造的四座仿阿姆斯脫

朗後膛砲目前已安置完成,遊客前往西台古堡參觀,

不必再憑空想像古砲模樣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00/7/1澎湖二崁古厝

閩式風格建築,下方是賣冰品的店家在自

家店舖前,由一顆顆咾咕石堆砌而成,獨

具滄桑風味的古厝與防風圍牆,這些不同

大小,形狀不規則的咾咕石建材,其實是

澎湖人早期從海底挖取回來珊瑚礁石,因

為,澎湖以前建材較缺乏,所以只好就地

取材,利用海底的天然珊瑚礁石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二崁古厝

二崁古厝到處可以看到既傳統又藝術家的甕。人說:

澎湖有三寶:天人菊、艾草、山芙蓉,將這三寶莖葉

研磨成粉,澆合搓揉成柱香,再反覆曬乾,即成為最

天然環保的蚊香 ~ 二崁傳香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二崁古厝

二崁村民以前很多人是中藥商。鄉土文字

詩句,是一種另類的藝術文化素材展現,

它不只是記錄,也幻化了這個稜角分明的

世界,臆造出柔情許多的鄉韻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二崁古厝

二崁保留了部份的古厝建築
可看到外牆主要為咾咕石及玄武岩
及為抵擋強列東北季風而建的菜宅
整個聚落古樸而沉靜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00/7/1澎湖二崁古厝

這個聚落目前還有人居住
不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褒歌以及二崁學堂

右邊照片小販賣的類似粿

裡面包花生

而二崁褒歌經過澎湖文化局的整理
將台語褒歌以文字方式留了下來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二崁古厝

二崁人早期到台南學習中醫

後帶回澎湖

因漢學需識字

而設了學堂

二崁當時為澎湖識字率最高的聚落

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00/7/1澎湖二崁古厝

來到澎湖

除了玩水、享受離島的風光

記得來一趟二崁

這裡有台灣最有歷史的聚落

而且每一間古厝都是一間博物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馬公機場

回到了馬公機場

整理行囊準備回台北

機場裡特別把澎湖的跨海大橋縮小版

設立在機場的一角

供人拍照

豬豬在照片的左邊

回台北的班機

很快就在松山機場降落

三天的澎湖行滿載而歸

 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0/7/1澎湖名產

幫家人買的名產

我自已只留下花生糖、爆米花

另外從市場買的水煮花生

其它全部送人

最近工作忙碌

遊記要花上好幾天才寫完

加上部落格常常上傳照片無法存檔

寫了mali給奇摩

重新設定

還是無法改善

品勻還是一樣愛旅行

只不過現在有老公相陪

我找到我的真命天子

很幸福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品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