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座在1835年的一場大火殘留下的遺
址,其實是聖保祿教堂的前壁,因為
聖保祿的粵語諧音類似「三巴」,加
上遺留的前壁看來跟中國的牌坊有幾
分類似,於是才有了與教堂無關的「
大三巴」之名。教堂最早建於1580年
,當時主要作為培養至日本的傳教士
基地,曾歷經兩次祝融之災,最後在
1602年重建,據文獻記載,當時光前
壁就造價三萬銀兩,總共投入的花費
更是高得難以估計,號稱遠東最大的
天主教堂,還曾被稱為東方的梵蒂岡
,可見其規模之大。以花崗岩打造的
前壁,仍可從繁複生動的雕刻看出巴
洛克式的華麗風采,細看還可發現夾
雜中文字與日本菊花圖案的雕刻,具
有東西文化融合的建築特色。大三巴
牌坊後方設有天主教藝術博物館,裡
面收藏考古學家歷時五年、自聖保祿
教堂遺跡中所挖掘修復的珍貴文物。
全站熱搜